您的位置:新文秘網>>畢業(yè)論文/文教論文/文化/宣傳講話/水利/>>正文

論文:從青墩文化起追蹤海安水文化

發(fā)表時間:2012/1/13 21:03:04


從青墩文化起追蹤海安水文化

【摘 要】 通過對青墩文化、海安水務遺址、海安民俗文化與水環(huán)境的關系追蹤,尋覓海安水文化的起源、發(fā)展、傳承的脈絡,探究海安水文化所包括的內容和賦予的時代內涵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
【關鍵詞】 青墩文化 水務遺址 民俗文化 水文化

0 前言
海安,“水不揚波”之意[1]。從地名可以看出海安與水的關系淵源。從地理位置上,海安屬于淮河下游地區(qū),為長江三角洲北緣,是江淮平原、濱海平原、長江三角洲的交界處;從水系上,屬于長江水系與淮河水系交匯之處;從地質構造上,全縣三大板塊,即“河北地區(qū)”、“河東地區(qū)”、“河南地區(qū)”,分別為古泄湖沉積、黃泛沖擊、海相沉積、長江沖擊而成。境內地形坦蕩,河網密布。
海安先民從新石器時代[2,3]就在這片土地上斫榛斬棘,孕育了與河姆渡文化相媲美的青墩文化。經過5000多年的滄海桑田,人們在這片土地上,從對水的依賴到治理、開發(fā)、利用、配置、管理、保護等活動中、積淀了燦爛的海安水文化。
1 青墩文化
1.1 濕地建筑文化
青墩位于我縣南莫鎮(zhèn),屬于里下河地區(qū)。早在5000多年前,海安的先民就在此適應遠古氣候與水環(huán)境,以非凡的智慧生活、生產,在這片土地上孕育了燦爛的史前濕地文化。
“干欄式”建筑就是先民
……(新文秘網http://m.jey722.cn省略860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思想的古代著作,其創(chuàng)作的原動力必然源于渴求對自然的了解、尋求自然的一般規(guī)律。任何一門學科的興起都離不開為人們所依賴的自然條件和要想解決的問題。在當時條件下,海安的先民生存的自然環(huán)境是湖蕩沼澤眾多的淮河下游,面臨海侵的威脅,祈求風調雨順的最大障礙莫大于水患,所以,從這個角度講,易學的產生與海安的水環(huán)境不無淵源,也可以說是該地區(qū)遠古水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1.4 青墩文化湮密
任何地方遠古文明的起源、發(fā)展、繁榮與湮滅,均與環(huán)境的變化密切相關,燦爛的青墩文化的湮滅恰恰是孕育該地區(qū)文明的水環(huán)境。研究資料[2]表明,在4000 14C a.B.P以來的一個時期,該地區(qū)出現了一個大規(guī)模的海侵期,也正是這一場海侵導致了該地區(qū)人類文明的衰落。傳說中的大禹治水也是在這一時期。
燦爛的青墩文化,其精髓是水的文化。雖然物質文明在巨大的災難中湮滅,但給后世的水利人留下了不畏艱辛、用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財富。同時,也告誡人們:治水要居安思危,水利的興衰關系到關系到人類文明興衰。青墩文化的興衰給海安水文化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2 水務遺址
2.1 千古一堤
海安的“河東地區(qū)”[1],位于串場河、通揚運河以東,直面黃海,屬于濱海平原,在構造上與江淮平原是一個整體,同屬于蘇北坳陷帶的組成部分,在第四紀最后一次海侵時形成淺海,直到江淮平原東側的岸外沙堤形成后,方才逐步形成陸地。因而,該地區(qū)是我縣古代人民汲水煮鹽、筑堤捍海的前沿。從現在的不少地名還可以看到“海的影子”,如“西場”、“舊場”、“湯灶”、“八灶”、“二灶”等,足以說明這些地方曾有煮鹽的灶、曬鹽的場。在該地區(qū),重要的水文化遺址,當屬范公堤。
在古代,海安地區(qū)的水災有“濤之患十之九,潦之患十之一”之說,可見海患一斑。先民求生捍?勺匪莸教拼敝了未祆觊g調任鹽監(jiān)的范仲淹,在熟知水利的張綸的支持下,經朝廷批準,主持筑堤捍海,幾經周折,至天圣九年成堰。海堰成后受益顯著,百姓稱之為“來洪水不得傷害鹽業(yè),當潮水不得傷害莊稼”。后人為紀念首倡和實際促成捍海的范仲淹,從明代起將阜寧到呂四的海堤統(tǒng)稱范公堤,嘉靖七年海安在西si建范文正公祠。至民國年間,隨著灘涂淤長,海勢東移,只有蜿蜒的串場河向人們嗚咽著:現在的通榆公路(204國道)就是當初巍巍的范公堤!
先民在飽受海侵肆略之際,范公首倡捍海,充分顯示了偉大的“脊梁”精神。盡管范公堤已經失去原有的功能,但其“先天下之憂而憂”的境界已經在后世水利人面前豎起了千古屹立的豐碑,也為海安水文化中注入了最原始最樸素的民生思想。
2.2 鹽運水脈
河流文明是水文化中的一種特殊的、也是最重要的最有意義的文明類型[7],從歷史角度講,對我縣有著重要影響的河流是通揚運河、串場河。
通揚運河歷代稱為運鹽河、上河、上官河、上官運鹽河,漢吳王劉濞為了運鹽,開鑿了從揚州茱萸灣到海陵和如皋各場的運河。運河西通揚泰,東達濱海,是跨地區(qū)的水上航道,不僅有舟楫之便,而且有灌溉、泄水之利潤澤兩岸。揚州因此而商賈云集,受漁鹽之利,頗為興盛。海安為通揚水道之要沖,上下游物資轉運之咽喉,商業(yè)也曾繁華一時。1956年水系調整后,通揚運河北岸為長江水系與里下河水系的分界線,從此,通揚運河與焦港河、如海河成了我縣“河南地區(qū)”發(fā)展現代農業(yè)的源泉。
串場河是里下河一帶許多河流匯歸的河道,之所以稱之為串場河,是因為其興浚系唐大歷元年淮南節(jié)度判官李承實捍海筑常豐堰(范公堤前身)所開,幾經歷代疏浚,串通了各鹽場的航運。串場河是泰州(時海安屬于泰州)、東臺、鹽城、阜寧四縣的干河,自海安徐家壩(明初前為徐家涵,后閉塞稱徐家壩),經富安場、安豐場、梁跺場等十場注入射陽河。
兩大河流歷史悠久,其的興浚目的是運鹽,兼顧灌溉、泄洪,統(tǒng)治者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旱能引、澇能排”的被動局面,僅給海安的商業(yè)帶來一時的而繁華。只有在新中國成立后,在黨的領導下,堅持科學規(guī)劃、實行水系調整,完善灌排基礎設施的建設,加強區(qū)域治理,特別是融入了可持續(xù)發(fā)展和科學發(fā)展觀的理念之后,兩河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才重新煥發(fā)出新的生命力,海安也才成了真正的“魚米之鄉(xiāng)”。
2.3 圍圩之田
海安的“河北地區(qū)”(屬里下河),地勢地下,宛若釜底。自古有“本境之水,不能蓄之使勿去;客境之水,不能據之使勿來”之說,故水旱頻發(fā),災情綿綿。老百姓為水底求生之計,不得已興筑圩田之舉。圩田的方法始于五代,清朝中期才推廣到里下河地區(qū)。到現在“圩圍”仍然是里下河地區(qū)人民生產和生活的重要保障,“河北地區(qū)”的圩田是我縣獨特的 ……(未完,全文共4785字,當前僅顯示2417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收藏《論文:從青墩文化起追蹤海安水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