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網>>城建/城建講話/科學發(fā)展/>>正文

探尋揚州城市未來發(fā)展方向

發(fā)表時間:2016/1/31 11:12:02

邁上新臺階 建設新揚州
——探尋揚州城市未來發(fā)展方向

摘 要:
古代世界的四大文化發(fā)源地——埃及、巴比倫、印度、中國,也是世界城市產生最早的地區(qū)。中國古代文化長期延續(xù)不衰,而延續(xù)這種古老文化的重要載體就是城市尤其是歷史文化名城。揚州,作為中國首批公布的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其深厚底蘊清晰展示了中國古代文化特別是中華民族主流文化的發(fā)展脈絡。同時,揚州這座2500年歷史的古城在21世紀如一艘世紀巨輪,航行出新的方向和活力,邁上了新的臺階。
關鍵詞:新城市揚州,溫暖揚州,生態(tài)揚州,園林揚州,規(guī)劃揚州,發(fā)展
新 城 市 揚 州
據統(tǒng)計,全國4批共100座歷史文化名城,都擁有物質形態(tài)文化,如蘇州的江南鄉(xiāng)鎮(zhèn)風貌和蘇州園林,上海的西方風格建筑群和近現代文物古跡,鎮(zhèn)江的三山風景名勝、傳統(tǒng)街道風貌和其他歷代文物。而擁有非物質形態(tài)文化(語言、文字、城市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觀念),如審美、飲食習慣、娛樂方式、節(jié)日活動、禮儀、信仰、習俗、道德、倫理等;社會_、政治形式和經濟結構所產生的城市生態(tài)結構)的僅有北京、西安、南京、揚州、蘇州、紹興、韓城、榆林、武威、延安、泉州、漳州等10座城市,除去歷史古都類的及具有少數民族風情文化、邊疆文化的歷史文化名城外,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的僅有揚州、蘇州、紹興、韓城等屈指可數的幾座城市。揚州的這種非物質文化形態(tài)主要表現在揚州的地方特色歷史文化即揚州歷史文化,具體地說,就是揚州歷史文化名城的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以及精神文化的總和,是揚州歷史文化名城的城市之根,是揚州城市之魂。
揚州作為歷史文化名城,它的特點十分明顯,概括起來有三方面:
1.通史性
揚州經過了從
……(新文秘網http://m.jey722.cn省略1114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揚劇、揚州清曲等全國首批登記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外,還有揚州木偶戲、揚州三把刀、揚州絨花鳥、長毛絨玩具、揚州刺繡和揚州八刻等。
另一方面,揚州歷史文化名城建設與保護面臨的形勢與問題。
歷史文化名城的城市性質決定了揚州城市的發(fā)展策略和方向,如何建設和保護這座有著2500余年歷史的文化名城,使其寶貴的歷史文化資源得以充分挖掘和利用,是一個值得長期研究的課題。2002年,揚州市委、市政府高瞻遠矚地提出了打造“文化揚州”的概念,并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與研究后,正式決定在2003年提出全力構建“文化揚州”。這一具有戰(zhàn)略意義的舉措包含的內容是多方面的,其意義也是十分深遠的。世界進入21世紀,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快,中國經濟繼續(xù)快速發(fā)展,中國城市普遍進入城市化發(fā)展高潮期,工業(yè)化中后期的城市競爭集中于GDP、人口、規(guī)模等硬指標,城市個性湮沒,城市面貌趨同性越來越嚴重。地處中國三大城市群之一的長江三角洲地區(qū),屬于上海泛都市圈與南京都市圈的雙重覆蓋區(qū)域內的揚州,工業(yè)經濟較蘇南有一定弱勢,較周邊地區(qū)不占絕對優(yōu)勢,難以實現城市競爭實力的突破,但是面對長三角地區(qū)城市未來幾十年工業(yè)化中后期的結束,區(qū)域文化競爭力將成為城市競爭的主要因素之一的機遇,揚州獨特豐富的文化資源必將是揚州在新一輪城市洗牌中占據戰(zhàn)略制高點的重要保證。從某種意義上說,“文化揚州”的提出不僅順應了揚州城市發(fā)展形勢的需要,而且具有前瞻性,是中國文化名城現代建設中的必然選擇和必由之路。
與此同時,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在世界進入21世紀,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快,中國經濟快速發(fā)展,中國大陸大規(guī)模的城市建設和拆遷,也給揚州歷史文化名城建設和保護帶來了巨大的挑戰(zhàn),揚州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面臨著一系列困難和問題,一些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猶如倒下的大墻,或被歷史淹沒,或被人們忘卻,或人為損壞。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來至少有如下六點:
(1)自然災害所致,即不可抗拒的自然原因。如歷史上的瓜洲古鎮(zhèn),由于長江水道的變遷而流入江底。
(2)因其本身功能或價值喪失而逐步消亡。如歷史上的邗溝,這是我國最早的人工運河之一,春秋時吳王夫差開鑿,其目的是打通中原的通道,調兵糧沿邗溝北上。此后,因京杭大運河開鑿,逐漸喪失其實用價值,目前僅存北部“漕河”一段。
(3)毀于戰(zhàn)爭或各種政治運動。如歷史上揚州的文匯閣曾是清代四庫全書的藏庫之一,也是全國聞名的圖書藏館,后毀于咸豐年間戰(zhàn)火之中;而天寧si前的牌樓、華表等則是因政治運動被拆除。
(4)因城市拆遷、改建而造成的變異等。揚州城曾有大城、夾城、寶佑城,雖幾經嬗變,直至民國年間保留尚好。新中國建立后,因城市“生產發(fā)展需要”在建國初拆除。與之同樣命運的還有一些著名的人文景觀,也因人為原因而被廢棄。歷史上的旌忠si是六朝遺址,清代為阮元治學之地,亦是紀念岳飛之地,后成為z-教si院,這種歷史變異使之面目全非。揚州歷史上的11個名鎮(zhèn),今天除少數保存完好的外,相當部分名鎮(zhèn)已幾乎無遺存。如寶應汜水鎮(zhèn)拆晚清著名華家大院,以致汜水鎮(zhèn)幾乎無歷史文化遺存。
(5)因口傳中斷而失傳。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失傳是十分可惜的,人們熟知的石濤墓地,是重要人文景觀,黃漢侯先生在世時尚知其方位,但在“_”后期黃先生去世后其遺址已無人知曉。
(6)其他原因。如對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意識淡薄,在名城保護名義下造成的破壞,尤應引起人們注意。如2006年7月《揚州日報》報道的揚州城的楠木廳屋,連續(xù)幾家開發(fā)商企圖拆賣,幸被守護人阻止加上新聞披露方被迫停止,即是一例。
如此等等已表明,揚州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確實是必須引起重視的問題。
第三方面,打造文化揚州與揚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
第一,打造文化揚州與揚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依據、方法和原則。打造文化揚州與揚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的工程,內容廣泛,情況錯綜復雜,必須認真對待。
人類對于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經歷了從早期單體歷史遺跡保護階段到歷史遺址周邊地區(qū)、歷史地段保護階段直到歷史文化名城保護三個階段。目前,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與開發(fā)是熱點和難點,國際上對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有關條例和憲章,最早見于1933年的“雅典憲章”,是世界各國對歷史文化名城建筑保護的最早一個文件。
此后,二次大戰(zhàn)后直至冷戰(zhàn)結束,其間,世界各國有關保護歷史文化名城的呼聲日高。196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國際文化財產保護與修復”,并提出了“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概念、原則與方法,之后有“威尼斯憲章”、“內羅畢憲章”和“馬丘比爾憲章”,特別是1987年國際古遺址會議通過《保護歷史城鎮(zhèn)與城市》憲章,即“華盛頓憲章”,體現了國際社會保護歷史文化名城的理念、方法和內容。
目前,我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有三種:(1)保護文物古跡;(2)保護歷史街區(qū)和保留某些古城格局;(3)保護古城即歷史文化名城。其中前一二種較多,而后者則相當少。
就揚州歷史文化名城而言,目前基本是三類皆有之。即保護文物古跡、保護古街區(qū)、保留某些古城格局和保護歷史文化名城。
我國對于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文件的根本大法是2002年10月經第九屆全國人大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而對于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則始于1982年國務院首批歷史文化名城的公布,至今已有4批100個城市,其最早倡議者則可追溯至梁思成先生,此后,經過國家有關部門制定、修改并補充完善已初步形成一批法規(guī)或文件。
1985年,我國加入《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有22處被登記列入。
1986年,我國明確宣布保護歷史文化街區(qū)城鎮(zhèn)具法律效力。
1996年,有關法律文件進一步明確“歷史文化街區(qū)成為重要一環(huán)”。
2005年12月,國務院發(fā)出關于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2006年5月經國務院批準,文化部公布了我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登記的名錄為518種,并確定每年6月的 ……(未完,全文共13154字,當前僅顯示3129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收藏《探尋揚州城市未來發(fā)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