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網(wǎng)>>公安/政法武裝/信訪/調研報告/畢業(yè)論文/文教論文/>>正文

論公安信訪問題的成因及對策

發(fā)表時間:2009/7/4 10:22:27
目錄/提綱:……
一、公安信訪問題的成因分析
(一)直接原因
(二)間接原因
二、公安信訪問題的對策
(二)切實加強執(zhí)法執(zhí)勤的正規(guī)化建設,提高基層辦案民警的執(zhí)法辦案水平
(四)進一步加強法制宣傳教育,提高全民的法律知識水平
(五)加強協(xié)調,密切與檢法部門的聯(lián)系和溝通
(六)建立和健全律師參與信訪事項處理制度
(七)落實信訪案件責任倒查追究制度,從源頭上遏制信訪問題的發(fā)生
(十)要嚴格遵守信訪法規(guī),依法規(guī)范信訪程序
……

  論公安信訪問題的成因及對策
  
  公安信訪工作是公安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安信訪工作的成敗,直接關系到社會的穩(wěn)定,關系到公安機關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地位。新形勢下,正確處理好公安信訪工作,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公安信訪部門在維護穩(wěn)定、綜合治理、服務群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是當前公安機關必須認真研究和迫切需要加以解決的問題。下面結合工作實際,對公安信訪問題的成因和處理對策談一點粗淺的看法。
  一、公安信訪問題的成因分析
  當前導致公安信訪問題發(fā)生的主要原因有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具體分析如下:
  (一)直接原因
 。1)公安機關方面的原因。首先,一些辦案民警政治素質較低,在個別案件處理過程中辦關系案、人情案、金錢案,有失公平、公正原則,造成案件當事人的怨憤,引發(fā)信訪。其次,一些辦案單位在明知案件處理不當?shù)那闆r下,怕揭短亮丑,影響單位形象,不能正確采取補救措施,嚴格依法追究,致使案件當事人在申訴無果的情況下信訪。第三,某些部門不能依法辦案,遇有疑難案、纏手案,'怕'字當頭,不是積極主動地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不及時處理,造成當事人產生對立情緒,引發(fā)信訪。第四,某些辦案民警缺乏大局意識、穩(wěn)定意識,就案論案,在處理案件過程中不能耐心細致地做好相關人員的思想工作,而是武斷專橫,以法壓人,當事人口服心不服,敢怒不敢言,留下后遺癥
……(新文秘網(wǎng)http://m.jey722.cn省略918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訪量幅度不斷上升;加之社會上經常出現(xiàn)“大鬧大解決、小鬧小解決”的不良現(xiàn)象,于是當事人片面認為只有不斷信訪才能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
 。3)客觀方面的原因。第一,一些辦案單位案件多,警li不足,忙于應付重特大案件,很容易把有些案件擱置,當群眾來打聽進展時,案件老是在原地停留,引起群眾的不滿。第二,有的案件性質復雜、法律規(guī)定不明確、時間間隔長取證困難、犯罪嫌疑人外逃等客觀因素的影響,工作進展確實緩慢。第三,有些信訪案件,信訪人舉報動機、目的多樣,反映的情況夸大,書證的可靠性相互矛盾,致使辦案民警無法查實有關情況。第四,處訪機制不健全。信訪案件往往橫向會牽涉到公檢法等多個部門,縱向會關聯(lián)省市縣三級司法機關,信訪人一般都會到處出擊,至各級機關部門上訪。各部門由于事先溝通協(xié)調不夠,容易出現(xiàn)口徑不一,互相推諉的現(xiàn)象。
  (二)間接原因。
  1、觀念因素。
  (1)受傳統(tǒng)社會思想的影響。眾所周知,我國經歷了兩千多年漫長的封建社會,儒家思想和法律文化的影響根深蒂固,甚至在現(xiàn)代社會中,這種影響依然存在。儒家思想強調“和為貴”,儒家法律文化追求“無訟”的“大同世界”,這種思想或文化深刻影響人們的行為選擇與導向。封建社會中,人們以“入訟”為恥,發(fā)生糾紛或沖突時更愿意選擇調解,遇到冤屈時,更愿意“攔轎”上訪,這是傳統(tǒng)觀念中多數(shù)冤屈得以昭雪的主要方式,而如果通過其它較正規(guī)的法律方式,可能會由于公職人員腐敗或不作為而受阻。這種觀念和影響無形地促使某些群眾選擇信訪這種手段解決糾紛。
  (2)受“清官”意識傳統(tǒng)文化邏輯的影響。清官既是傳統(tǒng)社會的政治現(xiàn)象,又是一種文化現(xiàn)象。群眾對“清官”的渴望和期盼與“清官”現(xiàn)象的存在有著同樣的悠久歷史,并且延續(xù)至今。群眾的上訪之路從某種程度上就是尋找“清官”之路。筆者認為,從根本上說,這種意識是人治社會傳統(tǒng)的本質體現(xiàn)。現(xiàn)代社會已逐步從“政”治社會向“法”治社會過渡,作為“清官”的個人對法律運作的影響越來減小。但群眾內心深處的“清官”情結,仍然影響著現(xiàn)代人的思想和行為。
 。3)群眾法律意識較為淡薄。隨著社會進步,群眾_意識不斷高漲,但這并不完全代表群眾法律意識的提高。群眾_意識的不斷高漲與法律意識相對低下之間的矛盾促使當前公安信訪工作陷入困境。在我局接訪中,有些信訪人主觀上認為自身權益受到了侵害,要求公安機關進行處理,但時過境遷,證據(jù)流失,公安機關無法處理。信訪人認為公安機關提出的“以事實為根據(jù),以法律為準繩”的辦案原則只是推脫責任的藉口;有些信訪事項是由歷史遺留原因造成的,但信訪人堅持以現(xiàn)在的法律評價當時的行為,要求處理。有些信訪人無視公安機關的辦案程序,反復信訪,無理取鬧,甚至糾訪、纏訪、過激信訪等。
  2、經濟因素。
  現(xiàn)代市場經濟社會中,經濟利益逐步成為一切社會活動的核心內容。經濟利益的權衡與得失成為人們行為選擇與導向的重要因素,信訪行為也不例外。根據(jù)《信訪條例》的有關規(guī)定,信訪人向行政機關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意見或者投訴請求時,不需要繳納任何費用,可以輕易地啟動信訪事項的處理程序。但向法院提起訴訟須按照規(guī)定事先繳納一定的案件受理費,不論能否打贏官司,已預先交了部分費用,這使信訪人在心理和經濟上都難以接受,加之目前存在的一些司法腐敗、司法權威衰落,審理期限長,裁判執(zhí)行難等問題,都促使群眾更傾向于選擇無成本的信訪作為解決糾紛或沖突的途徑。法院在受理案件時要求起訴人繳納一定的訴訟費用,很大程度上是為避免群眾的濫訴,而信訪缺乏制約信訪人“濫訪”的制度設置。
  3、其它因素。
  首先,越級信訪的“遞增”效應。根據(jù)《信訪條例》的規(guī)定,與法院的二審終審原則相對應,信訪事項實行三級辦理終結原則。實踐中,有些信訪人認為,“大鬧大解決,小鬧小解決,不鬧不解決”,更傾向于越級信訪,影響公安機關的正常辦案。群眾越級信訪,上級領導批示處理,下級公安機關為盡快落實指示,解決信訪問題,在案件處理中可能會或多或少地作出傾向于信訪人的處理結果,使信訪人獲得“意外”的利益。這種“意外”利益的獲取將會進一步促使信訪人尋求越級信訪,形成“遞增”效應的惡性循環(huán)。
  其次,司法救濟渠道不暢通。眾所周知,訴訟是現(xiàn)代社會中沖突與糾紛解決最權威的方式之一。從理論上說,訴訟要做到權威,須在一定程度上遠離民眾,對訴訟的啟動、運行與終結設置較多的條件與程序,如繳納案件受理費與訴訟費,審理期限長等。加之,當前法院存在的某些司法腐敗,執(zhí)行難等問題,使陷入沖突與糾紛的群眾會更多地選擇回避訴訟,尋求更便捷的途徑。由于職權范圍的廣泛性、復雜性,尤其是強制性,公安機關的職權行為與群眾的生活息息相關,這將使公安機關不得不經常面對民眾,使公安機關在更大程度上成為政府的代表,并以其強制力保證糾紛解決的直接與有效。 ……(未完,全文共7341字,當前僅顯示2578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收藏《論公安信訪問題的成因及對策》
文章搜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