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提綱:……
一是堅持精細化建設
二是堅持網格化建設
三是堅持特色化建設
一是拓寬用人渠道,選好“領頭羊”
二是強化隊伍建設,煥發(fā)“新活力”
三是加強素質培育,建好“戰(zhàn)斗隊伍”
四是明確履職考核,激發(fā)“正能量”
一是強化標準,夯實陣地
二是強化服務,延伸平臺
三是強化管理,激發(fā)活力
一是盤活資源,集體帶群眾“靠地吃飯”
二是面向市場,集體帶群眾“靠手吃飯”
三是聯營共建,集體帶群眾“靠酒吃飯”
一是抓教育項目
二是抓交通項目
三是抓水利項目
四是抓村鎮(zhèn)建設項目
五是抓電網改造項目
……
抓黨建聚合力 強基礎促脫貧
鄉(xiāng)鎮(zhèn)黨委圍繞脫貧抓黨建抓好黨建促脫貧經驗交流材料
**鎮(zhèn)黨委堅持圍繞脫貧抓黨建,抓好黨建促脫貧,從組織體系、隊伍優(yōu)化、陣地建設、集體經濟、項目落實等5個方面同步推進,全力打響扶貧黨建“雙推進”攻堅戰(zhàn),走出了一條強基富農的好路子。
健全組織體系,筑牢戰(zhàn)斗堡壘。逐步設置優(yōu)化、健全基層黨組織體系,確保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一是堅持精細化建設。認真理順基層黨組織架構設置,機關設機關黨總支,事業(yè)單位設事業(yè)黨支部,中心學校設立黨總支,各完小、幼兒園采取單獨或聯合組建方式設立黨支部,22個行政村全部設置為黨總支,村民小組符合條件的設置為黨支部,黨員不足3人的就近就便建立聯合黨支部。二是堅持網格化建設。在推進“一村一支部”,“一村民小組一支部”的基礎上,以家庭為基本單位,以“尊重傳統(tǒng)、便于管理、促進發(fā)展”為基本原則,根據實際需要設置124個基礎網格,同時,將組織關系在同一網格內的黨員編入一個黨小組,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不留盲區(qū)、全面覆蓋的網絡化組織設置體系。三是堅持特色化建設。把黨組織建設在產
……(新文秘網http://m.jey722.cn省略742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位列前五名的村給予表彰獎勵,綜合得分位列末兩位的村,對村三委班子主要負責人進行誡勉談話;綜合得分連續(xù)兩年位列全鎮(zhèn)最末兩位的村,對黨總支書記給予免職處理。通過明確合理的考核方案,樹立先進典型,激勵后進組織,傳遞發(fā)展“正能量”。
活化組織陣地,凝聚黨心民心。把握機遇,聚焦民意,對位民需,積極推進村級組織活動陣地建設,讓群眾有話說有辦事的地方。一是強化標準,夯實陣地。按照強化黨務、規(guī)范村務、優(yōu)化服務、協調事務的要求,夯實服務黨員群眾的平臺。22個村整合辦公場所、服務場所和活動場所,圍繞“八有”建設標準,努力把村級活動場所建成凝聚黨心民心的“五民”服務中心,成為真正的“黨員陣地”、“群眾之家”、“扶貧堡壘”。二是強化服務,延伸平臺。對轄區(qū)22個村委會212個村民小組進行摸底排查,因地制宜,科學規(guī)劃。2016年建成村民小組活動活動場所19個,利用閑置房屋修繕共用22個。今年將建設14個。目前已完工12個,10月底能全面完成建設任務,村民小組活動場所將實現全覆蓋。三是強化管理,激發(fā)活力。堅持管用結合,擴展活動場所綜合服務功能,努力把活動場所建設成集議事決策、政策教育、科技培訓、文化活動、民事調解、紅白理事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型服務場所。實現一所多能,資源共享。
調整產業(yè)結構,壯大集體經濟。堅持組織領富、干部幫富、黨員帶富,以黨建引領,集體帶動,在帶富群眾的同時,做大做強
農村集體經濟。一是盤活資源,集體帶群眾“靠地吃飯”。貫徹宣威市委、市政府建設現代農業(yè)強市的決策部署,引導農民專業(yè)合作社立足本地實際,發(fā)展現代農業(yè)項目,培育農產品品牌,拓展村級經濟發(fā)展模式,帶動一批農民群眾增收致富,著力打造“一村一產業(yè)、一社一品牌”農業(yè)特色產業(yè)。2015年,**村黨總支結合實際,通過支部引領、黨員帶頭、群眾參與,積極探索發(fā)展集體經濟的產業(yè)發(fā)展模式,成立天寶藍莓種植專業(yè)合作社,走出了一條“支部+合作社+黨員+貧困戶”的致富發(fā)展路子。通過實現支部標準化、管理規(guī)范化、經營市場化和分紅股權化,合理設置集體經濟實體與合作社的股權結構,規(guī)范股權設置和管理,村“三委”干部、村民小組長、村民代表、黨員以出資入股份額多少合理劃分股權;農戶以土地租金確定股權。經過三年的辛勤耕耘,2017年實現產值約150萬元,實現收益約90萬元,村集體收益15萬元,45戶貧困戶收益27萬元,人均增收1500元。二是面向市場,集體帶群眾“靠手吃飯”。
為實現**鎮(zhèn)產業(yè)結構的多樣化,結合農村實際,在**鎮(zhèn)黨委政府、**村黨總支的引領主導下,村黨總支委員、婦女主任李穩(wěn)存整合本村彝族女子心靈手巧、善于刺繡的資源,成立彝繡坊,給群眾增收致富的同時,填補了**村發(fā)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空白。**鎮(zhèn)**村是一個少數民族彝族聚居地,長期以來,群眾生產生活困難,2015年以前,由于村集體經濟空殼,村黨總支無辦公地點,黨組織無錢辦事,干事沒人跟,村容環(huán)境衛(wèi)生差、治安狀況差,臟亂差是整個村莊的第一印象。近年來,村黨總支以打造少數民族重點村為契機,注重開發(fā)民族特色資源,構建了以彝族美食、服飾、火把節(jié)、旅游為一體的彝族特色文化產業(yè)鏈,擦亮了彝族村落這個金字招牌。彝繡坊成立于2016年7月,隸屬于宣威市彝韻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一個文化子項目,合作社現有會員50名,黨員5名,已建成200平米加工生產車間、1個產品展示區(qū),7臺專業(yè)刺繡縫紉機投產使用,大量生產服飾、鞋子、包頭、圍腰、錢包、挎包和各
種飾品,每年生產彝繡產品1萬件,銷售額50萬元。依托省委努力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qū)、“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的發(fā)展機遇,彝繡一步步走出“深閨”,市場需求進一步擴大,發(fā)展前景良好。2017年火把節(jié)期間,**村共接待游客2.5萬人,售出各類彝繡產品600件,銷售額達2.8萬元,成效初顯。**村彝繡坊將圍繞構建“以繡坊為依托、支部為龍頭、黨員為骨干、農戶為基礎、富民強村 ……(未完,全文共4127字,當前僅顯示2085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鄉(xiāng)鎮(zhèn)黨委圍繞脫貧抓黨建抓好黨建促脫貧經驗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