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網(wǎng)>>干部/組織講話/黨會報告/學習體會/學習材料/環(huán)保/生態(tài)/城建/城建講話/>>正文

干部學習講稿:生態(tài)治水與建設海綿城市

發(fā)表時間:2017/2/11 8:39:59
目錄/提綱:……
一、前科學時代的生態(tài)治水遺產(chǎn)
二、唯技術時代常規(guī)治水的弊端
三、生態(tài)治水,再造秀美山川
(一)價值觀
(二)方法論
1、國土海綿系統(tǒng)那么它要多尺度的
(三)工程技術
(四)結語
四、現(xiàn)場提問
……
干部學習講稿:生態(tài)治水與建設海綿城市
俞孔堅
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

一、前科學時代的生態(tài)治水遺產(chǎn)
我們的城市越來越脆弱了,尤其對待洪澇這個問題。實際上,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所有這些我們的煩惱都是人為的,很多程度上都是人為的。自然系統(tǒng)實際上只要我們適應它,只要認識它、適應它,它是為人服務的,不是與人為敵的。今天我講的課題就是生態(tài)治水,生態(tài)這兩個字講的就是人跟他的環(huán)境的關系、生物跟環(huán)境的關系,和環(huán)境跟環(huán)境之間的一些元素之間的關系,就是生態(tài),互相的關系強調的就是這個生態(tài)。12:48
最近有一個科學界,中國科學界一個熱門話題,科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大禹治水確有其事。確實中國歷史上發(fā)生過一場大洪水,這場大洪水底下的泥石流、洪水的這個沖擊物底下,在兩千年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一個遺址,這個遺址叫喇家遺址。這個喇家遺址講的是在公元前兩千多年前,也就四千多年以前,在青海的喇家有一個整個村落被掩埋,你可以看到整個村落被掩埋了。這都是死的人,就像龐貝那個火山灰埋下的整個城市感覺是一樣的。你可以看到,人死在一個大房子的基底上。就在被掩埋的那一刻,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年輕的母親懷中抱著個幼子,仰著頭,她在仰天呼喊,無助,泥石流整個鋪天蓋地而來,她在呼喚,呼喚救命、呼喚神的降臨。
這個神是誰呢,大禹,中國神話中的大禹,大禹就是神,當然大禹也有其人,但是他神話了。這個大禹實際上是中國第一位真正的規(guī)劃師,你看他叫左準繩,右規(guī)矩;載四時,以開九州。左手拿著準繩,就量的那個準繩;右規(guī)矩,右手拿著規(guī)矩,就圓規(guī)、矩就是方尺,測量的儀器。
……(新文秘網(wǎng)http://m.jey722.cn省略1045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仍然是人跟自然和諧相處的。
農(nóng)業(yè),中國有一整套的對待水,適應于水的一個農(nóng)業(yè)的技術。造田,你可以看到,我們的梯田兩千多年了,在海拔兩千米上面造出來的梯田層層地跌落,把水都流下來。這在云南的元陽哀牢山的梯田、造田涵養(yǎng)水源。在我們的低陷之處,在我們的三角洲,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你可以看到桑基魚塘,它是在最低洼的地方開造出良田來,良田美池,挖出來變成魚塘,填出來變成基,這個基就是種桑樹、種芭蕉、種甘蔗。洼的地方養(yǎng)魚,就叫;~塘。所以,解決了生存問題,解決的生產(chǎn)的問題,同時非常優(yōu)美,整個環(huán)境非常優(yōu)美。人住在高處、低處,讓水過程在那_地進行。人跟自然,人跟水和諧相處。
中國的大量的山地通過開陂塘,我們幾千年農(nóng)民懂得就挖坑塘,就陂塘,建立一整套的陂塘系統(tǒng)。你看這藍色的都是塘,這是人工挖的文化遺產(chǎn),水文化遺產(chǎn)。挖出來干嗎,調節(jié)旱澇。水多的時候,我塘里蓄水,水多的時候拿出來灌溉、生產(chǎn)生活,這叫陂塘系統(tǒng)。早在漢代的農(nóng)書里頭就記載,開四畝田,你一定要開一畝塘,圍繞這一畝塘,這四畝田才可以得到灌溉,才可以排澇,就旱澇調節(jié)。所以,中國古代叫“四水歸明堂,財水不外流”,中國古代的水是財,水要就地聚起來,它不能排到外頭去的,這是我家的財產(chǎn)是吧,叫“四水歸明堂,財水不外流”。所以排水的概念在古代,首先它是把你自己的財水排掉了,是吧?一定要留下來,這就是中國的陂塘系統(tǒng)。河流,你看中國的河流、古代的河流。這是在婺源,婺源被認為是最后的我們的故鄉(xiāng)了,你可以看到留下來的,它仍然保留著山水格局。
中國古代所有城市的選址、造地、河流的灌溉系統(tǒng)都是圍繞自然的系統(tǒng),我們把土地當作神,叫做土地之神,是吧?擇高而居、規(guī)避洪水,首先就是把自然系統(tǒng)當作神圣的,把水當成神圣的,不要亂去動它,人要適應它,要適應它。你可以看到我們的選址,這是個村落,這是都柳江岸上的一個村莊,一個鎮(zhèn)的選址。選在岸上,在拐彎的地方,在水的凹處,不能在水的凸處,水不能直沖而來,而是水應該繞著你走。這是典型的我們的選址。
這是徽州地區(qū)的,安徽徽州地區(qū)可以看到的這個是城市的選址,徽州府大家可以看到。它的選址是首先要尊重原有的水系統(tǒng)來建這個城市,對吧。這是一組房子的選址,它都是擇高而居,剛才主持人說怎么這水就淹到你家了,你為什么擇高而居住那么兩千年前老百姓就知道擇高而居,這是屬于第一個策略,如何跟洪水為友,如何跟水交朋友,而不是與人為敵,要尊重水。
第二策略,如果需要防洪,可以防洪,但要最小地防洪,而不是無度的。我們有錢了就任性了,不是這樣,我們有技術了就任性了,不是這樣。我們現(xiàn)在可以把地球毀掉,有這樣的能量,有這樣的技術,但不應該這么去做,防洪也是如此,我們可以把長江、黃河攔腰截斷,這個技術很高明,但不應該這樣。為什么?我們要用最小的防洪策略,讓自然以出路。你可以看到,這是我們調查的中國古代城市的情況。它有兩個城墻,古代的城市兩個城墻,看到?jīng)]有,里頭是方的,外面是圓的,方的是真正的城防兵用的,戰(zhàn)爭打仗防兵。外面是圓的,防水用的,防水,你為什么跟黃河過不去呢,是吧?所以,這幾個城市都在黃河邊上,它不是去防黃河,它是去防護城市。只要城市是防洪了,這樣的黃河可以,盡可以讓它更_一些,這就是第二個策略,就是用圍堰和環(huán)城河來解決城市的防洪問題、澇的問題。
第三個策略叫與水為友、水城交融。把水引進來,是吧,引水入室,這就是中國古代的城市,這是我們黃河沖積平原的其中一個城市叫菏澤。菏澤原來歷史上有72個坑塘,每個坑塘都很優(yōu)美,里頭都有荷花,都養(yǎng)著魚,然后都跟城市融為一體。還有可以看到中國歷史上的好多城市都是如此,水中有城,城中有水,水乳交融。那你來淹好了,這水跟城市融為一體。
二、唯技術時代常規(guī)治水的弊端
但是,我們進入了這個,過去30年來進入了所謂唯技術時代,城市化過程中以為我們掌握了技術,以為我們掌握了資本,以為我們有錢、有這個改造自然的能力。所以就很任性,通過技術試圖來解決防洪的問題。第一個就是人定勝天,大家可以看到。與水為敵,人定勝天。你看這個雕塑看到?jīng)]有,這是龍,人把龍給降服了。所以防洪堤修得越來越高,這是五百年一遇的防洪堤,是長江的防洪堤,你可以看到。光光的水泥,人掉下去都爬不起來的,連青蛙掉下去都爬不起來,與水為敵。防洪堤建得越來越高,粗暴,很粗暴,很強悍,很任性。人定勝天。
你可以比較一下,你就發(fā)現(xiàn)了,這是我們的兩千多年前的靈渠,與水相適應。你看一下魚,鯉魚跳龍門,魚從下游可以跳到上游去,滿足了人的欲望,滿足了人的需要,你可以灌溉,可以航行,但是我不破壞自然的過程。
這是我們的典型的大壩,中國有上百座這樣的高壩,很高的大壩。這是我家鄉(xiāng)的大壩,可以看到我家鄉(xiāng),我剛才講的那條白沙溪,現(xiàn)在已經(jīng)變成這樣了,這我回去我就痛哭流涕,我這小時候放羊的地方、放牛的地方,怎么這河沒了呢,都變成了水泥了呢,都變成所謂的這個所謂的水利工程呢。巨大的投入,強悍的鋼筋水泥,結果把河道給整死了,治死了,但真是治死了嗎?你后來會發(fā)現(xiàn),它會發(fā)怒,等它咆哮,等它發(fā)怒的時候,我們就要遭殃了。
再看一看了田園,我原來講了,原來我們在漢代的時候,就有四畝田要造一畝塘,人跟水是和諧的,旱澇、水澇它是通過這套系統(tǒng)來調節(jié)的,但是你可以看到今天的所謂的園田化,我們的田園也是水泥、鋼筋,然后把坑塘都填掉了,向水要田,我們填掉了多少湖泊,我們填掉了多少坑塘。為了爭那點,然后為了機械化,為了園田化,你可以看到甚至漢白玉欄桿、金水橋都引進了我們的田園,這個田園已經(jīng)喪失了 ……(未完,全文共12340字,當前僅顯示2936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收藏《干部學習講稿:生態(tài)治水與建設海綿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