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網>>干部/組織講話/黨會報告/學習體會/學習材料/教育/>>正文

干部學習課件:教育政策分析:事實、價值和話語(下)

發(fā)表時間:2013/10/19 16:57:42

干部學習課件:教育政策分析:事實、價值和話語(下)
林小英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

三、分析素質教育政策失敗的原因
我們前面講的三種視角,我們現在用掌握的這些方法或者視角來分析一下素質教育政策為何失敗?當然現在斷定它失敗也許不確切,但是某種程度上我覺得它是失敗的,跟應試教育相比并沒有做出它應有的特征來。素質教育演進的歷史脈絡,為什么要講歷史脈絡?這是在做所有的案例分析的時候,我們尋著這樣一個路徑,勾畫話語對象涌現的脈絡,當你在做一個讓一個政策更好地推行,更好地執(zhí)行的時候你首先要做的是勾畫脈絡,在這里我們做研究的時候也這樣,先看素質教育怎么演變過來的?70年代到80年代初我們中國人的自卑感太強,什么政策都要到國外去引進一下,后來發(fā)現國外引進的也不見得全是好的,經常會發(fā)現水土不服。但是,歷史脈絡我們中國人歷來有全球的眼光,經?纯磩e的國家是怎么做的,然后教育事業(yè)停滯,倒退了十年,高考剛恢復,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片面追求升學率,那時候就開始講片面追求升學率。80年代中期開始中國的教育理論界就展開了一場端正教育思想,明確教育目標大討論,然后,素質教育在開始的時候的內涵是“兩全一生動”,全體學生、全面發(fā)展,學生生動活潑,理念都非常好,一旦用到實踐,我們剛才說了就會碰到現實的政治運作和導致的價值判斷。然而1993年《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就開始明確了,要由應試教育轉向全面
……(新文秘網http://m.jey722.cn省略938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百度上用素質教育搜圖片,我就非常翻出一張正常的圖片來,素質教育是開表彰會,是開文藝會演,是體育賽事,是打球、是跳舞,是群眾活動,是舞蹈、是手工活動、是彈琴,不是教學課堂。很有意思,這個圖片是自己搜出來的,這個展示的也是某些地方展現素質教育成果,我就沒有看到素質教育沒有在正常的教授知識的課堂里邊好像基本上沒有怎么用。素質教育是什么?所以,素質教育太難了。講了15年,正式的文件頒布了15年,最近10年也在提,但是程度小一點,主要被新課改給占據了話語空間,轟轟烈烈搞素質教育,扎扎實實抓應試教育,應試教育主要體現在課堂,而素質教育主要體現在第二課堂,那誰占據了誰?這顯然無法取代,因為千百年來我們已經形成了穩(wěn)固的接受性學習的應試教育的傳統(tǒng),而應試教育一定是不好的嗎?在批判的時候,我們會發(fā)現它建構新的因果關聯(lián)并不見得一定是可靠的。然后形成了超穩(wěn)定的結構惰性,非常穩(wěn)定。而制約素質教育實施的政策,這就是政策執(zhí)行的難處,一個政策一定不是在真空中執(zhí)行,而每一個政策一定是在跟別的政策相互呼應的過程當中執(zhí)行的。比如說有重點學校政策,一方面要講素質教育,一方面在講辦學條件均衡化,另一方面還在搞重點學校,要辦世界一流大學,我們要提高整體的素質,又在搞九五時期的“211”工程,把錢都集中地用在某些學校。集中在用在某些學校你是要用來干什么嗎?當在這么追問的時候,發(fā)現很多的政策所建立的因果關聯(lián)并不是站得住腳的。課程政策、教師政策、財政政策、管理政策、督導政策、終身教育全都制約了它。
我們怎么來分析這個政策呢?我們看看這個素質教育,這里邊我強調一點,在分析政策的時候,我覺得作為一個天天生活在這個社會當中,一個情境當中的人,我覺得自身的直覺和敏銳是非常重要的,先把這個判斷放在這里,素質教育肯定執(zhí)行得不好,我們怎么去分析它,首先是尋找主題,是什么的教育改革?這是一場關于什么的教育改革,是一場什么性質的改革,是要改革什么?改革我們現在的知識傳授,還是人才選拔,還是一個綜合的大工程,那么綜合的大工程里邊你總要有一些針對點,這個要分析。結果我發(fā)現我分析不出來,我就不知道這個素質教育是要干什么的?所以我們會看到很多分校的心理素質教育、初中環(huán)境素質教育,素質教育成為了這樣一個通用詞匯,如果成為通用詞匯就可見得它的內涵被抽空了。
尋找目標,這個教育改革是為了什么?為了什么,我們從政策條文的第一段可以看到為了國力競爭,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社會主義的接班人,勞動者的素質大致可以歸結為這幾點。那這幾點是不是一定要通過素質教育來進行呢?我們再具備一些基本的知識基礎,我們知道教育政策本體論有三個競爭性的解釋。
第一個,工具性的經濟主義。為什么我們一定要受教育?是因為受了教育之后我們能夠找到好的工作,我們能夠提高勞動生產率,我們能夠提高個人的收入水平,這就是工具性的經濟主義。也就是它是為了經濟出發(fā)了,為了賺更多的錢,為了讓我們能夠活得更好。
第二個,目的性的社會包容。為什么要受教育?我們想要去了解他人跟周圍的人和平共處的話我們要有一定的共識,我們都要受到同等的教育水平,所以我們才能夠包容,在_當中有所包容,要把弱勢_包容進來的方法就是讓他受教育,所以進城農民工子女,流動兒童的教育就必須要把它包含在城市的教育里邊。這是目的,本來就是人類社會生存能得以維系下去的一個目標,我們要共同生活在一起。
第三個,政治賦權。所謂的解放,我們?yōu)槭裁匆芙逃?我想解放出來,我原來受到很多思想的制約、環(huán)境的制約,我現在要尋找我個人的權力,這不僅僅是是個人權利。分析政策從這兒開始。
我們再來看什么是素質教育?看了那么多的政策條文,我們看看素質教育通過前面的分析也知道了,凡是從決策者那兒被寫作出來的文本,它都是理想類型。它都彰顯著某決策者對這個社會理想的教育的投射。他認為這個社會最理想的教育是什么?他就會在政策文本里邊怎么。柳斌在1995年《關于素質教育的思考》,素質是指人的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相互作用的產物,是人的之類的這一段話,包括思想、知識、身體、心理品質等等。這是他說的素質。什么是素質教育呢?李嵐清在1996年的《人民教育》上寫了這樣一段話:素質教育體現了基礎教育的本質。這作為最公開發(fā)行的文本,提素質教育的就是李嵐清,他提完之后1997年開始政策文本。正式地用這個詞。他提了,他從培養(yǎng)“四有”的社會主義公民出發(fā),以全面培養(yǎng)受教育的高尚的思想品德情操,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良好的身心素質,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及健康的個性為宗旨,特別美好,理想類型。面向全體學生,學會做人、求知、勞動、生活、健體、審美打下基礎,使德智體得到全面發(fā)展。
政府在1997年第一次對素質教育是什么有明確的闡述,在這個政策當中提高民族素質,后來這一段話就跟前面李嵐清的文章是一樣的,沒有做改動。不管它提的你是否同意,這就是我們的分析的起點,它的核心概念到底是什么。
然后我們再用 ……(未完,全文共11076字,當前僅顯示2635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收藏《干部學習課件:教育政策分析:事實、價值和話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