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網>>宣傳講話/思想?yún)R報/解放思想/>>正文

淺論馬建忠與梁啟超的重民思想(以富民和新民為例)

發(fā)表時間:2022/6/7 17:30:57
目錄/提綱:……
一、馬建忠與梁啟超重民思想的思想淵源
(一)中國傳統(tǒng)的民本思想
(二)明末清初的新民本思想
(三)西學東漸
二、馬建忠、梁啟超各有側重的重民思想的淺析
(一)馬建忠的重民思想—以富民思想為例
(二)梁啟超的國民性改造—淺析《新民說》
三、關于兩種各有側重的重民思想的思考
……
淺論馬建忠與梁啟超的重民思想(以富民和新民為例)

摘要:近代中國是一部屈辱史,更是中國人民不斷探索尋求富強獨立的奮斗史。面對一步步加深的民族危機,中國的知識分子不斷探索救亡圖存的道路,無論是思想理論的改造還是具體投身到改革乃至革命的實踐中,都帶有鮮明的重民色彩。無論從最初的器物層次還是中間早期維新派的重商設議院思想還是到戊戌維新時期的制度改造直至失敗后的國民性改造,一以貫之的是重民思想。本文主要在分析作為早起維新派代表的馬建忠和戊戌代表人物梁啟超的重民思想的思想淵源的基礎上,具體分析了代表時代特色的富民思想和新民思想,并對這種重民思想具有的時代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進行簡單的思考。
關鍵詞:重民思想;馬建忠;梁啟超;富民;新民

19世紀下半葉,中華民族危機逐步加深,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面對亡國滅種的危險,中國知識分子不斷探索尋求救亡圖存的道路,而且有越戰(zhàn)越勇之勢。在“被打開”大門之后,知識分子在中西文化的沖擊之下,提出各種構想,無論是從馮桂芬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還是早期維新派的重商富民設立議院的主張,還是到康梁的維新改革再到失敗后梁啟超的國民性改造 ,重民思想貫穿在始終。即民族危機的加深,呼喚著提高人民的地位,重視民眾的力量,關注人民的素質,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及發(fā)展則
……(新文秘網http://m.jey722.cn省略873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本思想的范疇屬于近代君主立憲式的民主主義,可以與近代的民權思想相比擬。進來,馮天瑜等將其界定為“一種介于傳統(tǒng)民本和近代民主之間的過渡的政治思想”,起名為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
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對君主專制的抨擊以及要求建立新興的君臣關系,提高民眾的能動性,“工商皆本”,提倡富民,改革科舉等主張斗魚早期維新派重民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不謀而合,成為其重民思想的來源之一。馬建忠作為早起維新派的代表,其重民思想也不例外。馬建忠雖然缺乏鮮明的政治主張,企圖說服他所依附的洋務派頭子李鴻章,金子那個某些自上而下的改良,政治上態(tài)度卻十分曖昧,又回到了馮桂芬“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框架中,不如“新民本”思想來的激烈和深刻,但在發(fā)展資本主義“工商業(yè)”以“富民”的措施上要深刻的多。梁啟超更是大加陳贊“清初幾位大師—即殘明遺老—黃梨洲、顧亭林、唐甄、王船山…之流,他們許多話,在過去二百多年間,大家熟視無睹,到這時忽然向電氣一般把許多青年的心弦震得直跳,”并斷言:“最近三十年思想界之變遷,雖波瀾一日比一日壯闊,內容一日比一日復雜,而最初的原動力,我敢用一句話來包舉他,是殘明遺獻之復活!
(三)西學東漸
馬建忠和梁啟超生活雜中西文化相互碰撞的時代,中國有著有就餓的歷時和豐富的思想文化遺產,西方文化的東漸又給中國增添了許多新的思想文化資料。他們的重民思想是中西文化的產物,與傳統(tǒng)的民本思想不同,一手借鑒了西方近代資產階級的思想。
馬建忠是第一個在法國獲得專業(yè)學位的中國士子。如果說馬建忠在徐匯公學只是初步涉獵了西學基礎的化,那么在巴黎政治學院他較為系統(tǒng)的接受了政治、經濟、外交等專業(yè)深度的訓練。到了法國之后,他較為全面的接收了西方政治、法律、經濟等社會科學知識,并且具有了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外交等方面的理論水平。
梁啟超對西方社會政治科學學說的認識可以追溯至甲午前后,至1896年,撰《西學書目表》是,他所寓目的西學書種已達到300多種,戊戌維新失敗之后,梁啟超被迫流亡日本,正值日本民智威信后大量翻譯西學之時,因此,他比以前更有機會接觸西方的思想,尤其是社會政治學說,由于是日本人翻譯的西學,因此梁啟超此時接觸到的是帶有東學色彩的西學。學術界普遍認為《新民說》是梁啟超反思戊戌變法和接受西方資產階級思想的結晶,是梁啟超在對比中西文化巨大差異的基礎上提出的改造國民性課題,其理論基礎是嚴復介紹的進化論和社會有機體論。在流亡日本期間,他收到了以盧梭為代表的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們的學說尤其是近代國家館的其法,認識到“國民”在國家中的主體地位,提出了“欲維新吾國,首先維新吾民”的全新命題,進而形成了_完備的“新民”說。梁啟超新民思想的哲學基礎是斯賓塞的社會有機體論。在其《新民說•敘論》中就說“國也者,積民而成,猶身之四肢、五臟、筋脈、血輪也。未有四肢已斷,五臟已痹,筋脈已傷,血輪已涸,而身猶能存也、者;亦未有其民愚陋怯弱,渙散渾濁,而國猶能立者。故欲其身能長生久視,則攝生之術不可不明,欲其_富尊榮,則新民之道不可不講。 ”所以認為新民為今日中國第一急務。梁啟超新民學說另一個重要思想基礎是國家主義學說,西方國家主義思想在中日甲午戰(zhàn)爭后開始傳入中國的,當時正值中國的民族危機空前嚴重之時,在20世紀前最初幾年,無論是維新派還是革命派的報刊都大量介紹和宣傳西方民族主義思想。他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接受了國家主義思想。
總之,無論是馬建忠還是梁啟超并不是簡單的繼承了儒家的新民思想,而是借助于西方文化,大大豐富了重民的內涵。
二、馬建忠、梁啟超各有側重的重民思想的淺析
(一)馬建忠的重民思想—以富民思想為例
馬建忠是晚清鮮有的“每發(fā)一論,動為數(shù)十年以前洋務者所不能言;每建一議,皆為數(shù)十年以后治中國者所不能易” 的先進人物;同時,又是當時“稱之者一,謗之者百”的有爭議性的人物。他突破了洋務運動思路的束縛,從洋務派中分離出來,從經濟政治文化教育制度上,從更深的層次上開始探索中國富強之路。他的思想中貫穿這一基于早期民本思想又有所突破的新的重民思想。不同于同時代的鄭觀應、王韜等明確地主張君主立憲,設立議院,“欲張國勢,莫要于得民心;欲得民心,莫要于通下情;欲通下情,莫要于設議院!北绕鹚麄儍蓚,馬建忠的政治態(tài)度要曖昧的多,又回到“中學為體,西學未用”的框架之中。
一)保守的政治思想
馬建忠提出了獨立民權和三權分立思想,這在當時中國國的社會環(huán)境下無疑為驚世之論,他指出,西方百年來“政治革新,商賈通而生路日廣,議院創(chuàng)而民情可達,賦稅則實收實報,無侵吞之虞獄訟則比事 ……(未完,全文共10309字,當前僅顯示2452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收藏《淺論馬建忠與梁啟超的重民思想(以富民和新民為例)》